铜合金材质分析
铜合金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。纯铜呈紫红色﹐又称紫铜。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﹑青铜﹑白铜3大类。
按合金系划分,可分为非合金铜和合金铜。非合金铜包括高纯铜、韧铜、脱氧铜、无氧铜等,习惯上,人们将非合金铜称为紫铜或纯铜,也叫红铜,而其他铜合金则属于合金铜。我国和俄罗斯把合金铜分为黄铜、青铜和白铜,然后在大类中划分小的合金系。
金属材料范围涉及对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等的机械性能测试、化学成分分析、材质牌号鉴定、失效分析、ROHS、拉伸弯曲冲击测试、金相分析、精密尺寸测量、无损探伤、耐腐蚀试验和环境模拟测试等。
元素分析
可以分析的元素有 : 碳、硫、硅、Mn、磷、铬、钙、镍、铜、钼、钒、钛、铌、钽、钨、镉、铁、锌、镁、铝、铅、锡、As、锑、铋、氮、氢、氧、钴元素等。常见的金属元素分析试样有: 各类水质,土壤,矿物,废弃物,纺织品,化妆品,橡塑材料等。
铁
铁在固态铜中的熔解较微,呈富铁相质点分布于α基体中,有细化晶粒作用。H60黄铜添加0.3%~0.6%Fe,有较强的晶粒细化作用,但抗磁铜材的含铁量应小于0.3%。杂质铁对黄铜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。
铅和铋
铅和铋对于一般黄铜中是有害杂质,铋的危害比铅的大。
铅呈颗粒状存在于晶界上的易熔共晶体中,α黄铜的含铅量若大于0.03%会出现热脆性,对冷加工性能无明显影响。铅对双相黄铜的加工性能无大的影响,其允许含量可稍高一些。 铋在黄铜中呈连续的脆性薄膜分布于晶界上,使黄铜在冷、热加工时发脆。
含铅、铋量**过允许限度的冷轧黄铜在退火过程中若加热速度过快,会产生“火裂”即突然爆裂。
含铅、铋的黄铜添加少量锆之类的元素,使它们形成高熔点化合物,可消除它们的危害。
锑
锑在铜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减小,在其含量还不到0.1%时,就会形成Cu2Sb,呈网状分布于晶界,使黄铜的冷加工性能大幅度下降。
锑还使铜合金产生热脆性。黄铜添加微量锂可形成高熔点化合物Li3Sb,呈细小颗粒均布于晶粒内,从而消除锑的不利影响。由于锑在高温下在铜中的熔解度较大,因而固溶处理可提高含锑黄铜的冷加工性能。
磷
磷在α铜中的固溶度很小,少量磷有晶粒细化作用,提高黄铜的力学性能。黄铜中磷含量大于0.05%时,就会形成脆相的Cu3P,降低黄铜的加工性能。磷显著提高黄铜的再结晶温度,使再结晶晶粒粗细不均匀。
申
申在室温黄铜中的溶解度小于0.01%,含量较大时则形成脆相化合物Cu3As,分布于晶界,降低黄铜的加工性能。含0.02%~0.05%As的黄铜的抗腐蚀性能能得到提高,不会产生脱锌现象。